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规划

更新时间:2017-04-18    您是第位浏览者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注重教育观念学习研究,确立立足广东省,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理念,强化专业意识和人才质量意识,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振兴与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人才。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研、科研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不断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优化办学环境,与时俱进,确保教学计划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建设目标

稳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总体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涉及知识范围广,覆盖经济学、管理学、贸易学、营销学、法学以及计算机和经贸外语等学科的宽口径涉外经贸人才;培养学生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高速化的商业环境下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所必须的理论与业务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适应能力与职业竞争能力。

坚持以“本科教育为本”的方针,争取使本科招生与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计划期内全部课程达到校级合格课程要求,争取一到两门校级优秀课程,并向精品课程方向发展;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大力引进高素质教师,另一方面培育自己的高职称和高学历人才,构建科研能力强劲的学术梯队,推动学科建设上新台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实验室实操能力的培训,培养出有优秀实操经验的经贸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师资队伍建设(数量与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培养晋升情况等

1.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

(1)专业教师队伍的人数、学历与职称情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成立以来一向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结构的基础上,按学科方向引进了相应短缺的学术骨干,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注重学科交叉型人才,使得几个学科方向可共享有限的人才资源,以解决编制规模限制问题,及时补充日益紧缺的师资,有效地加强了学科建设。目前,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整体良性发展的态势。2010年本专业有专任教师8人,专业教师数量充足,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缺少1名既懂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英语口语水平又好的教师。其中博士1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12.5%;在读博士4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50%;硕士3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37.5%。专业教师中副高级职称教师2人,占专业25%,中级职称教师6人,占75%。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水平较高。

(2)年龄结构

专业教师平均年龄33岁,专业教师中35岁以下6人,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75%。

表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0年师资结构表

教师总数

8

35 岁及以下人数和比例

6

75%

36 - 45 岁人数和比例

2

25%

博士人数及比例(不含在读)

1

12.5%

硕士人数及比例(不含在读)

7

87.5%

在读博士生数及比例

4

50%

副教授人数及比例

2

25%

讲师人数及比例

6

75%

2.发展目标

根据本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本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争取在五年内,使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能够由目前的“生存”阶段步入“发展”、“提高”的新阶段,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教师队伍的面貌有较大改观,整体素质上一个新台阶。

(1)总量目标

到 2015 年,专任教师15 人(这是在每年招生规模达到240人,四年达到960人的基础上提出的)。

(2)结构目标:

学历结构:到 2015年,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要占教师总数的 100% 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含在读)至少达 5 人。

职称结构:到 2015 年,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3:2,其中教授至少有3人。

3.教师引进培养计划

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继续引进若干名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方向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成就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使队伍的结构更加合理(详见表2)。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重点放在学科梯队建设和主要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课程梯队建设上。实行有计划、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培养。鼓励教师出去进修、深造,在职攻读学位(详见表3)。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创造条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表2 2010-2015引进人才计划

年度

硕士

博士

2010

0

1

2011

0

1

2012

0

1

2013

0

1

2014

0

1

2015

0

2

表3 2010-2015年教师进修计划

年度

短训

国内外访问学者

攻读博士学位

2010

3

2

2

2011

3

2

2

2012

3

2

2

2013

3

2

0

2014

4

2

0

2015

5

2

0

三、教学条件建设(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基地、多媒体资源库等建设等)

根据2009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有涉及经济管理类的必修课20门。目前大部分课程已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本专业有专业实验室1个,与本院其它6个专业共用,只能满足基本的实验实习需求。在未来,需要(根据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验,2008年院里组织教研室主任以上人员参观过,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实验室管理人员):

(1)实验室的设置:需增设两个实验室,一个是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一个是金融模拟实验室,当然可以两个实验室合为一个,只要应用软件配齐就可以,但是要有功能过硬、容量够大的服务器,可配置2-5台服务器;

(2)实验室座位:要足够,以我专业35人一个班来计算,如果有6个班,则需配置210个座位,当然这样大的实验室可分割成二到三个实验室(用玻璃门分隔),上课时根据人数多少来决定开放多少个实验室,但是这些实验室可通过多媒体设备联系在一起,可保证1个老师上课,210个学生都可以同时听讲。

(3)应用软件的采购:我专业现有世格公司国际贸易实务软件(SimTrade 外贸实习平台)、证券投资软件,还有个电子商务软件(这个由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采购),我专业还需要单证实务软件、海关通关实务、外贸考试系统软件等,使本专业所开实验能够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4)应用软件的试用:在采购软件的过程中,希望能够试用,通过老师的试用,选择较适合的软件,当然这要通过招标等程序,但是希望纳入招标的软件都能够先试用,如果让老师们提出几个指标就采购,这个相当困难,软件只有在试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其优点与缺点。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扩充性学习资料。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50余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和报纸1000余种。还购买了中国期刊网,中国经济信息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库的使用权,供学生使用。院网站提供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经济学院,著名图书馆,经济学网站的连接。未来四年内需将校园网连通至学生宿舍,以保证利用我校的信息满足教学的需要。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一直是本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我院建立了4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即深圳西丽果场贸易部、珠海市农科中心、金蝶软件广州分公司、安信证券。未来需广开渠道,建设多个设施更完善的与专业更密切的校外实习基地,如贸易公司、海关、证券公司等。

四、教学管理与改革(教学管理、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研究与论文等)

1.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特色专业教学计划

明确的培养目标是办好合格本科专业的前提。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通晓国际惯例、国际商法,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胜任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策划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

2.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的水平,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系统、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各门课都配置了一整套齐全的教学文件,如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日历、实验(实习)大纲、实验(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档案齐全、规范,具体包括了各门课的教学日历、教案、教学研究记录、试卷、考试分析、学生实验实习报告、学生实习笔记、调停补课审批表等。这些制度已经覆盖教学工作全部过程,对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3.按章办事,严格督导

根据规章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严格执行落实。每学期的期初、期中和期末检查一次,查教案、作业、实验报告,看是否符合要求;查教研室活动记载、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看是否按时进行;查师生教学考勤情况,看是否有违规违纪现象,力求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监督、环环有检查、人人有责任。国贸专业自2003年9月开设以来,国贸教研组各位老师严格遵循学校教务处的有关规定,上课带齐四大件(教材、教案、授课计划、学生名册),备课认真、上课准时,教师当中从未出现过上课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和其他教学事故。因故调课事先都办理了相关手续,填写停补课审批表。总之,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督导下,各项教学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每个教学环节依规而办,有章可循;增强了全体师生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促进了学风、教风建设工作,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4.积极申报课题,以科研带动教学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科研工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落实以教促研、以研带教的思路,积极申报课题。课题的研究正在不断地促进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目前由本专业教师参与主持的课题共9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0余篇。这些课题开展很好的促进了教学质量,今后这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五、教学水平与质量(教学改革与成果、科研项目与成果、人才培养质量等)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1.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通晓国际惯例、国际商法,知识面宽,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胜任外经贸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有关政府或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工作或从事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文件精神及时制定了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构建了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除公共课以外,本专业开设了基础课6门(高等数学、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专业基础课7门(管理学原理、金融学、会计学基础、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和专业课8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财务管理、国贸英语口语、国际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原理、国际商务谈判),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

2.重点课程计划

(1)计划

本专业现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为学校合格课程。计划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拟用4年的时间,使全部课程达到校级合格课程标准,并争取一到两门课程达到校级优秀课程要求,并向精品课程方向发展。在外贸函电课程申报双语教学的基础上,计划增加一门课程(国际贸易)采取双语教学。

(2)采取的措施:

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开展合格课程的建设、指导、验收和检查,组织申报合格课程等工作,从而为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建立课程评估制度。在学期初,任课教师需对每门课程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表,并在教研室范围内进行讨论。在期中,由院领导负责对每门课程进行中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学期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查。在教学整个过程中,请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对部分教师进行随机听课,以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对开满二年的课程进行合格课程评估,对条件成熟的课程积极申报院优秀课程。

积极开展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活动;教案或多媒体课件采用双语书写,部分作业和考试试卷题目使用英语表达。通过双语教学实践,不仅可以跟踪先进水平,还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专业英语(如外贸函电、专业英语阅读、写作、口语)方面的教学活动。

争取经费编写教材,为申报优秀课程做好基础工作。

3、科研项目与成果

近年来,无论是师资队伍的专业方向、层次结构,还是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乃至学生的精神风貌、知识结构,本专业都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专业重视学术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优势并以此促进教学和人才培养。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3人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校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经费9.3万元,校级课题2项,经费0.45万元,发表科研论文42篇。

4、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学生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共有247个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培训与考察有68个同学已成为正式党员,38个同学成为预备党员,而且不少同学被列为党的发展对象。

各年级大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处于学校中上水平,全国英语四级统考08级、09级通过率分别为89.2%、78.4%,平均为83.8%。大学英语六级统考08级、09级通过率分别为63.75%、22.3%,平均为43%。

获取全国英语大赛奖12人次,其中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级一等4人,二等5人,三等3人。

取得国家各类证书163人次,其中报关员资格证书15人次,助理电子商务师2人次,国际商务单证员2人次,内部审核员证4人次,计算机水平证书类的有87人次,获得会计从业资格的有13人,还有40人次获得其他证书。

ltnav_bg
top